單克隆抗體制備公司生產工藝
日期:2024-12-10 11:13:31
單克隆抗體制備生產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:
二、骨髓瘤細胞及飼養細胞的制備
一、抗原提純與動物免疫
抗原準備:對抗原的純度要求較高,尤其是初次免疫所用的抗原。如為細胞抗原,可取個細胞作腹腔免疫;可溶性抗原需加完全福氏佐劑并經充分乳化,如為聚丙烯酰胺電泳純化的抗原,可將抗原所在的電泳條帶切下,研磨后直接用以動物免疫.
動物選擇與免疫: 一般選擇與所用骨髓瘤細胞同源的 BALB/c 健康小鼠,鼠齡在 8-12 周,雌雄不限。免疫過程和方法與多克隆抗血清制備基本相同,因動物、抗原形式、免疫途徑不同而異,以獲得高效價抗體為最終目的,免疫間隔一般 2-3 周.


二、骨髓瘤細胞及飼養細胞的制備
骨髓瘤細胞株選擇:如待融合的是脾細胞,各種骨髓瘤細胞株均可應用,但應用最多的是 Sp2/0 細胞株。該細胞株生長及融合效率均佳,且本身不分泌任何免疫球蛋白重鏈或輕鏈.
細胞狀態調整:細胞應選擇處于對數生長期、細胞形態和活性佳的細胞,活性應大于 95%。融合前骨髓瘤細胞株需先用含 8 - 氮鳥嘌呤的培養基作適應培養,在細胞融合的前一天用新鮮培養基調細胞濃度為.
飼養細胞制備:常用的飼養細胞為小鼠的腹腔細胞,制備方法為用冷凍果糖液注入小鼠腹腔,輕揉腹部數次,吸出后的液體中即含小鼠腹腔細胞。飼養細胞調至,提前一天或當天置板孔中培養.
三、細胞融合
細胞混合:將準備好的同系骨髓瘤細胞與小鼠脾細胞按一定比例混合,常用比例為 1:4.
加入促融合劑:加入促融合劑聚乙二醇,在其作用下,各種淋巴細胞可與骨髓瘤細胞發生融合,形成雜交瘤細胞.
稀釋與培養:將融合后的細胞適當稀釋,分置培養板孔中培養 ,培養液的成分對融合細胞至關重要,其中的小牛血清、各種離子和營養成分均需嚴格配制.
四、選擇性培養與陽性克隆篩選
選擇性培養:采用 HAT 選擇性培養基進行培養,只有融合的雜交瘤細胞才能在該培養基中持續存活一周以上,而未融合的游離 B 細胞只能存活 3 天而后自行死亡.
陽性克隆篩選:對每個含有雜交瘤細胞集落的生長孔中的上清液進行抗體檢測,檢測方法有放射免疫測定、酶聯免疫技術測定等,篩選出能夠穩定分泌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細胞.
五、雜交瘤細胞的克隆化培養
通常采用有限稀釋法進行雜交瘤細胞的克隆化培養,一般稀釋至 0.8 個細胞 / 孔,按 Poisson 法計算,應有 36%的孔為 1 個細胞 / 孔。細胞培養至覆蓋 0%-20%孔底時,吸取培養上清用 ELISA 檢測抗體含量,篩選出高抗體分泌孔,將孔中細胞再行克隆化.
六、單克隆抗體的大量制備
體外培養法:將篩選出的陽性細胞株在體外培養,一般應用無血清培養基,需用特殊的儀器設備,如懸浮培養采用發酵式的生物反應器等,培養液中可分離得到單克隆抗體。其培養方式可分為純批式、流加式、半連續式和連續式.
動物體內誘生法:選用 BALB/c 小鼠或其親代小鼠,先用降植烷或液體石蠟行小鼠腹腔注射,一周后將雜交瘤細胞接種到小鼠腹腔中,通常在接種一周后即有明顯的腹水產生,腹水中富含大量的目的抗體,每只小鼠可收集 5-10ml 的腹水,有時甚至超過 40ml,但腹水中也含有大量宿主蛋白和少部分宿主抗體,純化難度相對較大.
七、單克隆抗體的純化
單克隆抗體的純化方法有多種,一般采用鹽析、凝膠過濾和離子交換層析等步驟達到純化目的,也有采用較簡單的酸沉淀方法,目前最有效的單克隆抗體純化方法為親和純化法,如用葡萄球菌 A 蛋白或抗小鼠球蛋白抗體與載體交聯,制備親和層析柱將抗體結合后洗脫,回收率可達 90%以上.
上一篇: 抗體定制服務包括哪些內容?
下一篇: 一抗、二抗、內參抗體、標簽抗體的區別?